找到相关内容14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陀教育方法与理想

    如梁代吴均《齐谐记》所载之《鹅笼书生》,便是从“梵志吐女”的譬喻蜕化而来。在苏轼、袁宏道的文章中,亦喜用譬言,明显留有佛典浸润之迹,足见佛陀所施譬喻的深入人心。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敦。作为佛教僧团...

    夏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22464636.html
  • 明朝佛教的地位

    思潮。颇受李贽影响的袁宏道(1568—1610),中年参禅,文学创作上抒发“胜灵”,与晋宋之际谢灵运等以佛经求“灵性”相呼应;后入净土,撰《西方合论》十卷,提倡禅净合一、归宗净土。认为,“禅宗密修,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70366580.html
  • 茶文化在中国:茶馆的形成与演变

    物理”(李贽《焚书》),也开始追求世俗爱好和个人心性。像袁宏道就在《与龚惟长先生书》中公开宣扬要“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这促进了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也将文学家的目光引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51071625.html
  • 试说世俗文献中的佛教内容

    》、《示诸朝贵法制启》二卷等与之相关的作品[1]。又如唐代宰相裴休“留心释氏,精於禅律”[2]。明代宋濂有《心经文句》一卷,袁宏道有《宗镜摄录》十二卷,袁中道有《禅宗正统》一卷...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3373395.html
  • 诗味共茶清朴初先生茶诗谫议

    诗的世界也可称为禅的世界。“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元好问句)   朴初先生的茶诗“了知禅意是诗心”,“诗味共茶清”,标明禅、诗、茶的三位一体。“茶勋凭水策,诗理入禅参。”(袁宏道句) ...

    齐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91581402.html
  • 庐山山南五大丛林之秀峰寺

    ,下可俯瞰鄱湖,上可仰观烟云,举目之间,秀丽美景兼收眸中。   文殊塔的沿革已经不可考了,惟一知晓它可能是建于北宋之后。明代文学家、“公安派”领袖袁宏道曾游此地,写下了著名的《游记》,记中写景抒情及...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8224896710.html
  • 虽作头陀不解禅——清初遗民诗人归庄与佛教

    第十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明末社会政局动荡,王朝的腐败使许多士人淡于功名,究心禅学。陈坦先生《明季滇黔佛教考》云:“万历后,高僧辈出。朗目本智名动京师。当时宰官如汪可受、陶望龄、袁宏道、王元翰...汤显祖以达观为师,李贽则干脆落了发,袁宏道曾自豪地宣称讲禅除李贽外天下无敌,陶望龄则谆谆教导兄弟在闲暇时要时时钻研佛理,赵贞吉更为自己学禅辩护,说“禅不足以害人”(注:《居士传》卷三十八,《续藏经》乙...

    张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0442195.html
  • 明画论诗化与禅宗之关系

    之化。 .... 亦好禅学(注 20 )。”文人画坛之主要人物董其昌:“为诸生时,参紫柏老人,与密藏师激扬大事,遂博观大乘经,力究竹篦子话。”并尝与友人唐元征、袁宏道、瞿洞观、萧玄圃等人至龙华寺与憨山禅师夜谈,后又与袁宏道等人相为禅悦之会(注 23 )。自此沉酣内典,参究宗门要义。再如谢茂秦“客居禅宇,假佛书以开悟。 ”(注 24 );李流芳“欲随师十筑,潇洒共安禅。”(注 25);袁宏道亦曰:“...

    林素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145622.html
  • 禅教归净与晚明佛教的普世性

    ,基于天台法界互具思想而高唱生即无生的性具念佛说;在晚明居士佛教中,则出现了袁宏道(1568-1610)基于华严真常唯心论立场而作《西方合论》十卷。二者皆被智旭收入《净土十要》之中,被后世奉为净宗名著。对于袁宏道等晚明佛教居士摄教归净的净土思想,因篇幅关系兹不烦论。只就无尽传灯的性具念佛思想以及藕益智旭的净土思想,说明晚明佛教从摄教归净到消禅归净思想的演历及其社会效应。   晚明时期的天台宗师...

    陈永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70753533.html
  • 永乐大钟历史成因分析

    出世而致用”,为巩固当朝统治服务。  第三、袁宏道《万寿寺观文皇旧钟》(8) 诗中的“先皇举手移天毂,无冠少师鬓发秃。已将周吼一齐周,更假释梵庇冥族。”两句诗不能作为“忏悔”说的证据。袁宏道乃万历...一番,说他们是“凶暴无赖,非化所迁”的“不忠不孝之人”,他怎么还可能以耗费巨资,铸万钧佛钟的方式去“庇护”这批“冥族”呢?因此,袁宏道之言也纯属掺杂着顽固的封建正统观念和诗人想象成份在内的主观臆测,...

    高凯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32655422.html